筑牢防线!肝病专家高子敏教你阻断乙肝向肝硬化进展
我国是乙肝大国,许多患者背负着“病毒携带者”的身份焦虑生活。如何避免病情恶化成肝硬化?这是每位乙肝患者最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们专访了资深肝病医生高子敏,她结合临床经验与最新医学指南,为我们详细解读科学防控的关键策略。
规范治疗是核心屏障
“抗病毒治疗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高医生强调,对于符合指征的患者(如HBV DNA阳性、ALT升高或肝组织学显示炎症坏死),必须尽早启动核苷类似物药物进行长期抑制治疗。数据显示,持续用药可使病毒载量下降90%以上,显著降低肝纤维化进程。她特别提醒三个关键点:一是严格遵医嘱定时定量服药,切忌自行停药导致病毒反弹;二是每3-6个月监测病毒耐药突变情况,及时调整方案;三是联合使用干扰素增强免疫控制效果。通过规范化管理,多数患者的病情能得到有效控制。
定期监测早发现端倪
肝脏被称为“沉默器官”,早期病变往往无明显症状。高医生建议建立“三查制度”:每年进行一次肝脏弹性成像检测纤维化程度;每半年复查肝功能指标(重点关注白蛋白、胆红素变化);必要时做肝穿刺活检明确病理分期。她分享了一个典型案例:一位看似健康的中年男性在体检中发现APRI评分异常,进一步检查确诊为F2期纤维化,及时干预后成功逆转病情。这印证了“早筛早治”的重要性——当出现蜘蛛痣、手掌发红等体征时,可能已错过最佳干预期。
生活方式全面革新
日常养护同样关键。饮食上遵循“三低一高”原则:低脂减少肝脏负担,低盐预防腹水形成,低糖控制代谢综合征风险,高蛋白促进肝细胞修复。推荐地中海饮食模式,增加深海鱼类、坚果和绿叶蔬菜摄入。运动方面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既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又能减轻体重对肝脏的压力。彻底戒酒更是硬性要求,因为酒精会加速星状细胞活化,直接推动纤维化进程。
共病管理不可忽视
合并症如同火上浇油。高医生指出,乙肝患者常伴有脂肪肝、糖尿病等问题,这些都会加剧肝损伤。例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使肝硬化风险增加3倍,而血糖失控会导致库普弗细胞功能障碍。因此需要多维度管控:通过OGTT试验筛查糖耐量异常,使用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采用他汀类药物调节血脂谱;必要时进行减重手术消除重度肥胖者的代谢危机。这种综合管理模式能有效延缓疾病进展。
心理调适助力康复
长期患病易引发焦虑抑郁情绪,而负面情绪会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加重肝损害。高医生建议患者加入病友互助组织,学习正念减压技巧,保持乐观心态。家属也应给予情感支持,共同营造轻松的家庭氛围。临床观察显示,心理状态良好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普遍更高。
从病毒控制到生活管理,从医学干预到心理调节,构筑起全方位的防护网才能有效阻断乙肝向肝硬化的发展。正如高子敏医生所说:“对待慢性乙肝就像养护一棵珍贵的树苗,需要耐心浇水施肥,及时修剪病枝,这样才能让它茁壮成长而非枯萎凋零。”只要坚持科学防治,绝大多数患者都能避免走上肝硬化这条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