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简介 医生团队 医院新闻
党务公开 自助挂号 来院路线

早期肝硬化的“蛛丝马迹”——肝病医生常怀利教您早发现早控制

 肝脏被称为“沉默器官”,但早期肝硬化仍会留下细微线索。若能及时捕捉这些信号并采取干预措施,完全可能逆转病程发展。为此,我们专访了著名肝病专家常怀利医生,他将为您详解识别早期肝硬化的关键要点与科学应对策略。

一、警惕非特异性症状群
许多患者最初仅感到易疲劳、工作效率下降,晨起时尤为明显。这种持续性倦怠不同于普通劳累,休息后也难以缓解。伴随出现的还有食欲减退、恶心感,特别是对油腻食物产生排斥反应。约30%的患者会出现右上腹隐痛或胀满不适,按压时可触及肝脏边缘变硬。这些看似平常的症状实则是肝脏发出的预警信号,如同汽车仪表盘上的黄色警示灯。

二、观察体征变化
皮肤改变具有重要诊断价值。面色晦暗无光如同蒙尘的镜子,医学上称为“肝病面容”;颈部、胸部出现的蜘蛛痣(中心红点向四周放射细小血管支)提示雌激素灭活减少;手掌大小鱼际处发红形成特征性的“肝掌”。更值得注意的是指甲异常——月牙消失、纵横嵴增多,这些都是微循环障碍的表现。当发现这些体征时,应及时进行肝功能检测。

三、重视实验室指标异常
血常规显示血小板减少(<100×10⁹/L)、白细胞计数偏低;生化检查发现白蛋白水平下降而球蛋白升高,导致A/G比值倒置;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反映合成功能受损。特别是γ-谷氨酰转移酶(GGT)持续升高超过正常上限两倍时,往往提示肝窦周隙纤维化正在形成。这些数据如同拼图碎片,组合起来就能勾勒出病变轮廓。

四、影像学检查筑防线
腹部超声是首选筛查工具,能发现肝脏表面不光滑、回声增粗等早期征象。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Scan)可定量测量肝脏硬度值,若结果在7-12kPa之间需高度警惕。磁共振成像(MRI)下的钆塞酸二钠增强扫描能清晰显示再生结节与纤维间隔的对比关系。建议高危人群每年进行一次系统影像评估。

 

守护肝脏健康需要医患共同协作。作为患者,既要保持对疾病的警觉性,又要避免过度焦虑影响免疫功能。定期体检不是被动等待命运审判,而是主动掌握生命主动权。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